Captive (人質)

演員: Isabelle Huppert
 
 
MV5BNjIyODIxNzE1OV5BMl5BanBnXkFtZTcwMDkzNjczNw@@._V1._SX640_SY427_ 
 
因為金馬影展看了好多 Isabelle Huppert的戲, 今年還一次劃了三部, 這是第一部 .
這部戲的導演把電影拍得很項紀錄片, 彷彿要重現10年前的菲律賓人質挾持事件
很接近於之前很熱門的亞果出任務(Argo), 但人質(Captive)比較沒那麼戲劇性 .
    一開始的場景在海邊的度假村,  因為電影院當時很多晚到的人紛紛進場, 當時還搞不太清楚電影裡的狀況, 還在漆黑的空間討論7號坐哪, 11號坐哪的問題, 電影裡也是一群人忽然就衝了進來, 不論男女老少都變成了那群人的俘虜. 在不明又混亂的情緒中, 人們慌亂的穿好衣服, 褲子, 鞋子, 就被運輸到不知名的島嶼, 不知名的山區 . 運輸的過程會詢問每個人的職業來判斷是否能得到龐大的贖金, 老人小孩或許不便於行, 抓為俘虜還是可以博取同情增加付贖金的動機, 電影並沒有偏袒恐怖份子或文明國家政府, 而是立於人質的觀點來看這個超過一年的綁架事件, 綁匪的存在未必是敵人的關係, 因為為了要從人質身上得到大量的金錢, 她們還是要保護人質的安全, 飲食, 和個人衛生健康, 這之中還是有人會被綁匪殺死, 被強迫成為新嫁娘, 被強迫轉換宗教, 或因病死亡, 或被放回, 或和綁匪產生情愫, 循著故事的情節看下來, 會看到很多人的感受, 一開始可能看作敵人, 連食物也不屑吃, 但後來也一起吃著一樣的食物, 過著一樣的生活方式, 當軍隊掃進那些伊斯蘭教徒的範圍時, 人質們害怕的不是撕票而是死在自己國家政府的軍隊的手裡, 那些虔敬的伊斯蘭教徒一方面信奉可蘭經不會去碰觸有老公的女人, 但後來原本的指揮官死後換了新的指揮官, 他就沾染了有老公的女人, 說不能拿取別人的物品, 他們卻挾持人質求取贖金, 極度不屑伊斯蘭教外的其他宗教, 聖經整箱往河裡丟, 說這些書沒用, 但她們也有自己信仰的真神, 虔敬地讀著可蘭經典, 這部戲沒有太多餘的時間去闡述宗教或政治的背景, 但可以從畫面中看到, 當基督徒死後和伊斯蘭教徒死後處理態度的差別, 還有從人質的感受去看到政府的態度, 甚至劇中還有人覺得綁匪們不是壞人, 有人覺得自己被政府遺棄了, 政府會置人民於不顧的心態到底是什麼? 只要對人質好, 綁匪就沒有錯嗎? 難道殺人不需要正當性, 她們或許只是覺得自己是戰士, 戰死是榮耀的事情 , 會上天堂的 . 而政府可能就把人命看成釋統計學上的偏差值, 是可以忽略的, 進行了一年的軍事行動, 而不付錢, 如果出兵能解決問題就好了, 出兵本身卻造成人質內心更煎熬, 有人憤慨的說記者都能來採訪, 飛機都能飛到上空投下炸彈, 為什麼政府不願意救我們, 而 huppert想起了跟自己一起被綁的夥伴, 無奈的說, 有些人在幾個月前就離開, 已經都來不及救了. 最後只剩不到五人時, 綁匪說你不能怪我們要怪你們政府不來救你們 .這個狀況真的很讓人 confused.
最後是馬尼拉士兵兇猛地炮火下終於看到huppert被救回, 但最後的畫面是非常悽涼的, 大概有1秒多的定格畫面, 可以清楚看到huppert為那個12歲的伊斯蘭小孩, 留下的深遂又哀傷的眼神, 讓人不解, 好像一方面可以跟自己的小孩團聚, 但另一方面又失去了一份好像也是對小孩一般疼愛的感情. 這樣的挾持事件還是會一直上演著, 除了政治和宗教很難擺平外, 也被視為是一種很好賺的行業 .
  
 剛看這部片會覺得很沉悶, 這部片也很挑戰人的耐性, 因為充滿無數的打殺和行進, 但是因為慢慢看到很多很人生的畫面, 像市一個槍林彈雨的醫院卻接生出一個新生命整個就是很衝突, 就會慢慢覺得好看, 好像在說每個人都有好有壞, 很難去界定善與惡, 我絕得huppert在戲裡的角色就是個善惡分明的人, 所以從他的角度去看, 就也能感受到一樣標準的溫馨和憤慨, 人也是應該要有個信仰或標準才是 . 然後電影還有一些我覺得是隱喻的畫面, 像是蛇與某鳥類, 我原本以為 那是人質會反撲的象徵, 但人質都還算乖順, 而綁匪就很心機, 會放幾個人回家用那些人向政府施壓, 不論是人質或綁匪都是自私的, 政府也是, 所以拍得有點真實, 也很政治, 很露骨. 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