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184341_1758470977725586_3721457730558528545_n.jpg

大約在一個月之前,我跟朋友到了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看了「我記得」的舞台劇。雖然那天看完之後很喜歡,也很想再看一場,但因為某些固執的理由沒有買票。

一個月後,舞台劇的導演在敦南誠品後方的小咖啡廳,台北人咖啡,辦了一場座談會,在座談會之前用 Google Doc報名。繳費與確認的過程,跟我城劇場的小編有一小段魚雁往返的時間,最後確認自己能來聽,覺得很開心。

座談會的入場是七點半,八點開始,但這群觀眾, 幾乎都很準時, 即使今天是星期五晚上, 即使台北下著雨。咖啡廳第一次來,空間很小,很難想像平常是怎樣的人會進來這邊用餐。牆壁上滿滿的「新社員〕的測驗紙,明信片, 有個區塊有另一部舞台劇「呆吧人」的介紹, 我猜這家咖啡廳的存在應該跟舞台劇脫離不了關係了。

當導演一進場的時候大家應該都很期待聽到導演分享的故事吧,我也是來聽,沒想過自己也需要說,可能因為自己坐的位置太有指涉意涵,剛開始沒多久就被點名問說為什麼要來,看戲的心得這樣的問題,雖然我覺得我寫心得文也算是駕輕就熟,一揮而就。但在這樣完全沒準備的情況下就被創作者直接詢問的經驗還是很少, 我只能盡量去搜尋有點遙遠的記憶,最衝擊的那個印象,說出了我對於同志出現在劇中的想法,而那大概是如果我深思熟慮之後不太會這麼直接寫在文章中的,因為要顧慮文章的流暢,要顧慮這個點擺放的順序,一個完整的文章要顧慮很多,而一個真實的交談,我盡量誠實地說出內心的震撼與衝擊,還好關於誠實這件事,是我這一陣子時常在練習的,雖然緊張,但我覺得我沒有講錯甚麼。就好。

我說,我覺得同志出現的場景很衝擊我,(但我沒有很仔細地描述是哪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),我只是很感慨,看到在這麼久以前同志的事情還存在在社會上,而搬到了現在來看,事情還是沒有甚麼改變。(看著導演有點困惑),又接著說,我覺得現在雖然很開放,但其實還是很壓抑。但到底是那個畫面哪個場景有這樣的感覺,我也不太清楚了。甚至在後續的討論中我才想起來,其實這部戲到後來給了還滿正面的結局,那為什麼我的感想會這麼抑鬱? 導演問了我的姓名,然後找出我在報名當時的問題,他說我的問題很難,要放在最後一個回答,我笑了。

陸陸續續回答了其他人的問題,而且問問題的人也分享著問問題的原因,透過這樣一問一答的交流,感覺到自己忽略了很多在舞台劇裡面的事情,或者說,在故事劇情流動的過程中,也許有些事情是需要再經歷一次才能夠發現的,我突然能理解為什麼其他人的問題總是圍繞著劇裡的設定,像是為什麼結局會是那樣,誰到底愛不愛誰,為什麼總是有一張課桌椅,為什麼有框。而在要製造的氣氛也有可能營造得不夠完全,等等都是在看得當下自己沒有深刻去體會的。像導演說框的存在想要表達一種牢籠的感覺,但有些人可能看到框就覺得有牢籠的感覺了,而實際上還要搭配演員在劇中和框的使用,才驚覺,原來這個意象其實還沒有被營造出來,有這種程度的差別。

我的問題是,劇中的角色似乎都有著不同的缺陷,要怎麼面對自己的痛苦。導演問我的痛苦是甚麼,我胡亂噴發了一些心理的情緒以後,但好像就跟在場的問題比較沒關(畢竟我也不是在問設定的問題), 可能只是覺得在角色上看到了不同的破洞,不同的破洞又看到自己的部分,而創作者也許投射了甚麼在裡面。導演的回答非常認真與多,我記得他說他面對痛苦的方式就是寫出了我記得,而在我真實說出最近迷惘的事情之後,他說也期待能看到我寫出一個劇本XD(我整個大笑在心裡XD)。
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座談會,我想是因為劇場沒有辦法埋GA吧。 (網路的 tracking code),但是創作者也很想知道有多少人來看,他們怎麼知道的,他們幾歲,他們是男是女,他們喜歡甚麼,對甚麼部分有期待,有疑惑,有太多太多想了解的事情,透過這樣直接一問一答的方式,更直接,更衝擊的交流。就像有個女生說,他看到莊振飛一出場,他就哭了。只因為身上那件聯合鷹的衣服。有些人來參加座談會,但他完全沒看過這部戲。而反過來說,觀眾也有著自己的期待,是主辦人也很有興趣想知道的。或者有人像我一樣,就是整個放空結果在現場很直覺系的亂說起話來。

聽了這樣的討論,我對於加演就還滿期待的,感覺是能成真的,而且同一部戲看第二次真的不奇怪,第一次看是一種驚喜,在知道劇情後去探索,也許會更完整對於這個故事的理解與想像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我記得 舞台劇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